摘要:在線課程是軍事職業教育知識、技能和素質培養的重要資源,課程建設質量直接影響軍事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成效。本論文以提高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為目的,首先分析總結了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特點與問題,然后基于布魯姆認知目標模型理論,圍繞“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員為主導”的理念,以軍事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精確制導與控制”的建設為例,提出了提高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的具體建議,以期為提升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布魯姆認知模型;
Abstract:Online courses are key resources of the milit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y. The quality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ilit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ilit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first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n based on the Bloom's taxonomy and the concept of“learner-centered, instructor-led”,and taking the high-quality online open course“Precision Guidance and Control”as an example,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ilit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courses.
Keyword:milit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Bloom's taxonomy;
一、前言
軍事職業教育是面向軍隊人員的在崗繼續教育,是圍繞提升軍事人才職業特質、專業品質、創新素質,有計劃開展的全員學習、開放學習和終身學習活動[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央軍委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2]。將軍事職業教育提高到與院校教育和部隊訓練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實現強軍目標、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重大基礎工程[3]。為保證軍事職業教育工程的高質量與高效率推進,中央軍委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批準印發了《軍事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軍事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規范了軍事職業教育的內涵、任務、總體安排和運行模式,奠定了軍事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基礎。
軍事職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理論研究、制度建設、平臺建設、課程資源建設、運行管理和效能評估等內容,實施主要包括如下三個環節:通過共建、共用軍事職業教育服務平臺,構建個人網絡學習空間,提供一站式教學服務;通過共建、共享在線課程,匯聚海量教學資源,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要;通過組織有計劃的自主學習,實現個人學習與崗位需求的有機結合。其中,豐富優質的在線課程資源是軍事職業教育知識和技能傳遞的主要載體,是軍隊人員學習的主渠道。課程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軍事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成效。然而,當前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的質量距離軍事職業教育的使命任務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升課程建設質量對軍事職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軍事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精確制導與控制”的建設為例,介紹課程建設的先進理念,提出具體建議,以期為提升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提供借鑒。
二、軍事職業教育課程的特點與問題分析
為聚焦軍事職業教育的使命任務,服務軍事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貼合軍事職業教育的屬性特點,形成“時時學、處處學、人人學、終身學”的格局,軍事職業教育課程應具有如下特點:(1)崗位針對性強。課程應聚焦增強廣大官兵的備戰打仗本領,以提高軍隊人員崗位履職核心能力、職業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為基本目標。(2)服務對象具有全員覆蓋性和多層次性的特點。全軍軍官、士兵、文職人員都是課程服務的對象,課程應該能夠滿足不同崗位、不同層次人員的持續學習需求。(3)具有鮮明的“網絡化”和“在線”的特點。主要形式有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4]、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POC)[5]、微課[6]、虛擬仿真實驗課程[7]和在線訓練課程等。(4)課程內容具有動態開放性的特點。內容應不斷更新,緊跟科學技術、軍事理論和武器裝備等的最新發展。
然而,目前軍事職業教育課程相當一部分是對院校學歷教育網絡視頻課程的“復制”[8],除了在數量與規模上不能滿足廣大官兵的多樣化與定制化學習需求外,還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知識更新慢,學用脫節,崗位針對性較弱,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和在線訓練課程少,考核評價不科學”等一系列課程建設問題,一定程度地影響到軍事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三、提高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的核心理念
衡量課程質量的標準是評價其能否實現設定的教學目標。教育心理學家本杰明·布魯姆(B. Bloom)的教學認知目標分類模型(BLOOM模型),將教學目標按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劃分為記憶(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應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評價(Evaluating)、創造(Creating)六個層次,如圖1所示,前兩個層次屬于淺層學習,而后四個層次是在理解學習的基礎上,將已有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決策和解決新問題,屬于深度學習。軍事職業教育課程的目的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和淺層理解,而是以提高軍隊人員崗位履職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為基本目標,即軍事職業教育課程應對標BLOOM模型中的應用層次目標及更高層次目標。
圖1 BLOOM認知目標分類模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能力是不能教的”,而只能是學習者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有意義的建構時習得,所以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9]。20世紀50年代,在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卡爾·羅格斯認為,傳統的教學所采用的灌輸方式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成為無主見、缺乏適應性的個體,而主體參與性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原始性機制。他首次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論和認知教學法,引發了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與手段等的變革,給高等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界的核心理念之一[10]。
軍事職業教育的課程具有“線上”特點。課程錄制的時候主講教員不能直接面對學員,容易陷入“以教員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模式,使得課程變成“教師滿堂灌”的線上版本,難以使學習者實現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因此,軍事職業教育的課程建設應該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另外,軍事職業教育本質是一種開放學習與自主學習,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能力和積極性尤為重要。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課程建設團隊應充分發揮“教員的主導”作用,設計具體的環節,充分考慮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引導和鼓勵學習者主動性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綜上,本文認為,應面向BLOOM模型的高層次學習目標設計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員為主導”的建課理念,制定課程建設方案和確定課程內容,減少以記憶和淺層理解為目標的知識傳輸比重;通過知識點和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最大限度地引導和刺激學習者直接面對應用、分析、評估和創造等高級階段的學習挑戰,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四、提高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的建議
針對軍事職業教育課程的崗位針對性、全員覆蓋性和多層次性、動態開放和“在線”等特點,圍繞“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員為主導”的建課理念,以本論文作者主建的軍事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精確制導與控制”為案例,提出提高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建設質量的措施。
一是構建“院校+部隊”的聯合課程建設團隊。院校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部隊發揮緊貼作戰任務、緊貼武器裝備的優勢,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出發,以滿足官兵崗位能力素質提升和職業發展為目標,科學合理地建設課程體系、課程模塊、課程以及具體知識單元,實現不同軍兵種、不同專業、不同崗位人員可根據具體需要定制課程學習內容的目標。例如“精確制導與控制”課程組建了由國防科技大學智能科學學院與空軍某技術密集型部隊組成的聯合建設團隊,針對全軍官兵對精確制導與控制技術的重大學習需求,從概念解析、基本原理、功能結構、設計舉例、典型應用和未來發展等維度,從辯證發展角度,充分考慮該領域新技術密集、作戰運用挑戰多和發展多元化等特點,構建涵蓋導彈“運動特性、制導方式、控制方法”三大理論模塊、貫穿“數學建模—分析設計—作戰運用—技術發展”全過程的知識體系,建設兼具基礎性、前沿性和挑戰性的教學內容體系,揭示導彈飛行受控且打得準的奧秘,為精導武器的研制人員、作戰使用人員、論證規劃人員以及軍校學員提供基礎知識和運用技能,提升遂行聯合作戰精確打擊任務的崗位能力。
二是針對課程理論性與實踐性強的特點,面向多樣化學習需求,建設“線上慕課主導、多元資源支撐、虛仿實驗增效”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池,支撐學習者“隨時、隨地、隨取、隨用、隨練”。“精確制導與控制”課程針對學習者類型多樣、層次不一、基礎各異等情況,在慕課基礎上,建設由電子教材(37.9萬字)、輔助教材(1.1萬字,含二維碼等形式)、知識點手冊(10.7萬字)、思維導圖、試題庫、討論題庫、思政案例庫和虛擬仿真實驗環境等組成的線上數字化教學資源池(如圖2所示)。學習者完成視頻自主學習與測試后,可通過豐富的資源輔助對核心知識點進行鞏固和提升,通過虛擬仿真實驗進行拓展訓練,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貫通和高階學習目標的達成。
圖2 課程的線上教學資源池組成示意
三是課程內容的組織采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法”。“問題驅動式教學”實際上是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一部分,是通過問題導向式教學內容組織,將學員的學習過程轉化為解決問題的過程。學員在解決一系列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所需要的新知識,并在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探索研究方法,從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精確制導與控制”課程為避免知識碎片化現象,強調遵循知識的內在邏輯,采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法”,把學習設置在具體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為何學—學什么—如何學—如何用—總結提高”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的問題鏈驅動教學[11](如圖3),最大限度地引導和鼓勵學習者主動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的層次和效率。
圖3 問題驅動式的教學設計
四是課程內容設置采用“一二三”模式[12]。目前軍事職業教育的課程多采用傳統的“三二一”模式,即在教學內容設置中“知識點滿堂灌”,面面俱到覆蓋“三”方面的內容,布置作業或練習的時候只涉及其中“二”方面的內容,考核時只涉及其中“一”方面的內容,此種層層衰減模式會導致學習效果低下。相反,“一二三”模式是重點講授最核心的“一”方面課程內容,強調課程團隊對核心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布置作業或練習涉及擴展后的“二”方面內容,增加案例的比例;考核時甚至涉及從未講過或練習過的“三”方面內容。該模式可顯著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激發學習者利用已有知識去分析、應用和創造新的知識的技能。
五是科研成果進課程,即把課程建設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以案例的形式和前沿課程的形式引入課程內容中。這一方面有利于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為學員提供利用新知識解決崗位具體問題的案例。“精確制導與控制”課程瞄準“應用、評價、創造”高階學習目標組織教學內容,以團隊研制的、代表領先水平的某型號精確打擊武器和某成像導引頭關鍵技術突破為牽引,激發學習者利用基礎知識,通過分析、應用和創新,再現和體會關鍵技術突破的全過程;將原理遷移到具體作戰運用場景中,設置具有一定挑戰度的虛擬仿真實驗,通過學習者的研究與實踐,提升知識到能力的轉化率。
六是革新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提供全方位線上、線下知識服務,提升教學效果。“精確制導與控制”課程在教學中引入虛擬仿真實驗,使“在線課程可以做實驗”,得到了學習者的好評。課程充分運用軍事職業教育平臺“教、學、考、評”等系統功能,加強對學習過程的考核。平時視頻學習得分和單元測試累計得分到達設定分數后學習者才能申請期末考試。課程團隊常態化赴選課密集的部隊單位,開展線下面對面授課和答疑,提升了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和服務水平。
七是全方位兼容和引進國內外高校優質MOOC課程資源,作為軍事職業教育課程資源的補充,提高課程體系的兼容性和開放性。
五、結語
課程建設是軍事職業教育的關鍵環節,提高課程建設質量是提升軍事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本論文以提高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為目的,首先在分析和總結軍事職業教育課程特點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員為主導”的理念指導軍事職業在線課程建設;然后結合軍事職業教育精品在線課程“精確制導與控制”建設案例,提出了“院校+部隊”的課程聯合建設團隊、“線上慕課主導、多元資源支撐、虛仿實驗增效”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池建設、“問題驅動式”課程內容的組織、“一二三”課程內容設置模式、科研成果進課程、革新教學與考核方法、融合國內外優質MOOC課程資源等具體措施,對提升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質量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柳松,吳定平構建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4-18(5).
[2]曾光,李燕琳,姚煊道以技術驅動為特征的軍事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21,44(4):1-4.
[3]朱超,盧根.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研究[J]當代繼續教育, 2019,37(1):42-46,74.
[4]唐九陽,周廣新,鄭龍,等MOOC:軍事職業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13 ,36(4):9-15.
[5]鮑慶龍,喬玉婷,李志遠,從MOOC到SPOC:在線教育對遠程軍事職業教育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15,38(2):41-45.
[6]陳琳,王運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課設計研究[J]教育研究, 2015,36(3):127-130,136.
[7]吳宏春,張斌,李云召,等.培養核工程人才實踐能力的虛擬仿真實驗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211-214.
[8]孫福,王英華軍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思考[J]探索與實踐, 2018(4):65-66.
[9]劉獻君.論“以學生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33(8):1-6.
[10]劉獻君.論“以學生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 2012,33(8):1-6.
[11]吳宏春,張斌,李召,等培養核工程人才實踐能力的虛擬仿真實驗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1)-211-214.
[12]鄭永斌,謝海斌,徐婉瑩,等 提高自動化專業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的探索[C]//周東華2017年全國自動化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8:6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