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論文第四篇:對新疆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學習狀況的問卷調查
摘要:目的:通過問卷調查新疆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學習狀況,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依據。方法:分層抽樣2016至2019級共462名定向醫學生,進行學習狀況問卷調查,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間差別。結果:學習動機維度,2016級、2019級學生得分均高于2017級、2018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維度,2016級、2017級學生得分均高于2018級、2019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學習困難求助維度,2016級學生得分高于其他年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少部分定向醫學生存在學習懈怠現象,通過調整教學方式,開展學習沙龍、講座等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信念和動力。
關鍵詞: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學習狀況;人才培養;
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自2010年起在高等醫學院校開展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簡稱定向醫學生)培養工作,錄取前學生簽署定向就業協議,畢業后上崗履約,重點服務縣級、鄉鎮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為基層培養全科醫療衛生人才[1]。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提升新疆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改善基層衛生人才數量不足、能力較低等問題[2],作為新疆唯一一所獨立建制的高等醫學院校,新疆醫科大學2010年起承擔培養定向醫學生的工作。經文獻調研并結合我校十年來的培養經驗,發現定向醫學生學習動機一定程度依賴國家的政策支持,少部分學生存在學習懈怠的現象[3],為掌握我校定向醫學生學習情況,提高培養質量,本文以2016至2019級定向醫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結合新疆地區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意見,為提升我校定向醫學生的培養質量提供基礎資料。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法,從新疆醫科大學2016至2019級臨床醫學專業定向醫學生中隨機抽取462人,其中2016級128人(27%)、2017級115人(25%)、2018級116人(25%)、2019級103人(23%);男生218人(47%),女生244人(53%);漢族205人(44%),少數民族257人(56%),生源覆蓋南北疆各地州。
(二)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從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困難求助4個維度19個指標進行學習狀況調查,每個指標分別賦分;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評價問卷信度,a系數為0.872;采用因子分析評價結構效度,KMO值為0.915。數據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分析,以(x?±s)表示,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組間差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二、結 果
(一)學習動機維度。
學習動機作為人內在心理品質能引起直接的投入行為[4],學習投入程度直接影響學習效果[5]。77.2%的學生對人才培養模式比較了解;22.8%的學生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部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34.3%的學生認為,畢業直接就業,不需要努力學習;49.1%的學生認為,免費培養減輕家庭負擔,要更努力學習回報家鄉;16.6%的學生對醫學學習充滿興趣,67.9%的學生希望今后成為好醫生,造福一方;26.4%的學生認為需要不斷提高醫療技能;5.7%的學生認為順利畢業即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6級、2019級學生學習動機維度得分均高于2017級、2018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二)學習態度維度。
學習態度是學習者在學習方面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內在傾向性,通過學習行為得以表現[6]。82.6%的學生在學習上投入更多精力及時間;遇到不感興趣的課程,86.9%的學生仍能認真聽課;75.1%的學生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后及時復習;94.4%的學生想認真學習但學習動力不足或懶惰,61.3%的學生想認真學習卻未付諸行動;91.3%的學生認為學校的獎學金制度能充分調動自身學習積極性。86%的學生存在學習焦慮情況;64.9%的學生認為醫學知識難度大,學習任務重是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94.3%的學生通過各類活動、或與同學朋友傾訴來排解學習焦慮;87.4%的學生可調整好情緒重新投入學習。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6級、2017級學生學習態度維度得分均高于2018級、2019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三)學習方法及學習困難求助維度。
定向醫學生須具備綜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習方法的合理利用保證其高效獲取知識技能[7]。74.3%的學生堅持預習和復習;86.4%的學生利用多種學習資源輔助學習;72.9%的學生運用多種記憶法加強知識點的記憶;74.9%的學生常去圖書館自習。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6級 、2017級學生學習方法維度得分均高于2018級、2019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遇到無法掌握的知識難點,72.4%的學生與老師同學討論;68.5%的學生通過多觀摩多練習加強實驗操作;76.3%的學生采用各種方法解決學習困難。學習困難求助維度,2016級學生得分高于其他年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年級在學習動機等維度得分比較(分,x?±s)
三、討 論
(一)定向醫學生學習動機與職業認同。
大一學生對定向醫學生人才培養模式關注較少,但進入嶄新的環境、學歷得到提升,學習動力較足。大二、大三年級學生,比較了解定向醫學生的培養模式,部分學生因就業政策,放松自我約束,學習動力不足,出現懈怠現象;對此,學校定期為定向醫學生開展相關政策講座,提升其職業認同,增強家國情懷,強化學習動機。大四學生職業認同較高,隨著即將進入實習階段走進工作崗位,醫生的責任感促使其學習主動性不斷增強。
(二)定向醫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
定向醫學生入學成績普遍偏低,各地州招生分數線差異較大,學生基礎薄弱,部分學生普通話水平不高,增加了醫學專業課程的學習難度,少部分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學習動力下降、學習態度不端正,出現聽講不認真、缺勤等現象。學校及時調整授課模式,運用翻轉課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等教學方法,突出以學生為中心,增強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由教學名師為定向醫學生授課并傳授學習方法,使其熟練掌握并運用;組織互學互助小組,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由高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學習方法運用的講座,深受低年級學生喜愛;開展思維導圖繪制比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未來的“居民健康守門人”,定向醫學生需具備綜合的知識技能體系[8],學校定期開展勵志講壇,講述老一輩專家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的事跡,中青年學者的奮斗經歷和成功經驗,樹立榜樣力量,宣傳優秀定向醫學生的事跡,激勵學生刻苦自勵,增強職業認同及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習動機,增加學習積極性。開展系列講座,普及定向醫學生培養模式,讓學生了解培養流程及課程設置等;講解對定向醫學生的各種政策,畢業后履約手續等,提高定向醫學生對專業和政策的認知程度,有利于提升學習滿意度,改善學習狀態[9]。突出實踐教學,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實施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定期深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參觀或實習,使學生了解基層醫療衛生現狀,強化服務群眾的職業素養和奉獻精神,多措并舉,增強定向醫學生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信念和動力。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衛生部,教育部,等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的實施意見[EB/OL].(2010-06-08). ht:/ww .gov.cn/zwgk/2010-06/08/content_ ,1623025.htm.
[2]李玉華,郝婷,陳立章新疆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對培養環節的態度與未來就業意向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 2017,24(11):1340-1343.
[3]李杰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專業認同、學習動機及其相關性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4,31(10):765-767.
[4]嵇艷,汪雅霜學習動機對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人際互動的中介效應術[J].高教探索, 2016,(12):23-28.
[5]王曉彥,李禮,張翠醫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投入基本狀況調查[J]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 2019,17(4):27-29.
[6]吳云,劉娜,閆宇翔,等七年制醫學生人體解剖學自主學習狀況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07.27(5):58-60.
[7]胡丹,陳楚康,張超,等.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政策實施現狀調查[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16.9(9):60-64.
[8]薄海美,田春雨,李建民,等.農村訂單定向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 2014,22(6):1067-1069 .
[9]李新,奏剛,李珊珊.低年級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學習滿意度及履約意向研究[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9,27(6):.465-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