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變形記》是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以神祗或凡人的各種變形為主要內容,諷刺了當時腐敗荒淫的社會統治者的種種惡行。變形雖然種類繁多,但也并不是毫無規律可循。分析歸納可以發現經由原形變化而成的變形,可以分成獸、植物、石三大類,并且通過與當時社會背景和詩人生活經歷的的結合對變形及其過程進行分析,探索每類變形之中的相同點,了解作者對獸類變形的同情,對植物類的輕視和對石類的憎惡。從而做到更深入的剖析變形,力求讓變形的意義得到最清晰的呈現。
關鍵詞:變形 分類 獸 植物 石
Analysis of Ovid“Metamorphoses”and“deformation”
Abstract: “The Metamorphosis” is one of the Roman poet Ovi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works, which a variety of gods or mortals deformation, ironically, all the evil of corruptiondissolute society rulers. Deformation, although highly perse, but not without a pattern. Into theanalysis of induction can be found via the prototype changes from the deformation can bepided into animal, plant, stone three categories, and through experience and social backgroundand poet living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and its processes, and explore eachtype of deformation the same point,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 of mammals deformation ofsympathy, contempt and abhorrence of the stone class of plant. To do more in-depth analysis ofdeformation, so a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deformation presented.
Key words: deformation;classification;animal;plant;stone
目 錄
一、引言
二、《變形記》中原形和變形的分類
。ㄒ唬┰蔚姆诸
1.神祗
2.凡人
3.其他豐富的原形
。ǘ┤笞冃畏诸
1.獸類
2.植物類
3.石類
三、《變形記》中三類變形的意義
。ㄒ唬┇F類與無辜者
。ǘ┲参镱惻c輕罪者
。ㄈ┦惻c重罪者
四、結語
參考文獻
一、引言
這里所討論研究的《變形記》,指的是古羅馬作家奧維德創作的神話史詩。一本《變形記》,一本《愛經》,讓奧維德的影響一直從古羅馬延續到了近現代。尤其在文藝復興時期,奧維德作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拉丁詩人之一,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詩人彼得拉克、薄伽丘、喬叟、龍薩、莎士比亞、歌德以及許多文藝復興大畫家的影響遠遠超過與之差不多時期的維吉爾。據統計,莎士比亞作品中受奧維德影響之處比受維吉爾影響之處起碼多五倍。如果說維吉爾是但丁的精神導師,那奧維德就應該是莎士比亞的精神導師,因為在莎士比亞的字里行間,甚至感覺的到奧維德機智幽默而歡快的靈魂。
偉大的時代孕育了偉大的詩人,在古羅馬這樣一個強大的時代背景下,像奧維德、維吉爾這樣的詩人層出不窮。因此在當今的很多研究文獻里,通常是把奧維德放在整個古羅馬歷史中進行研究,側重的是古羅馬文學歷史的整體,把奧維德單獨抽出進行研究的就比較少。對于奧維德《變形記》的研究,也主要是一些建立在對比上的外部研究或是對《變形記》主題的研究。而奧維德將整部書以《變形記》為題,即表示強調了其“變形”的主要內容,雖然其中有些變形已經被弱化,但變形仍是主體和貫穿全書的主要內容。我認為現在的研究文獻似乎對“變形”并不十分著重而是更注重變形背后所體現的古羅馬統治階級的腐敗以及詩人所抨擊的上層社會人性的變異,注重的是被賦予“人性”的“神性”而非變形本身所折射出的意義。
本文就是以書中的各種“變形”作為落腳點,對變形進行大致的分類并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詩人的生活經歷探討作者本身對書中幾類主要變形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和個人態度,從而做到更深入地剖析書中的“變形”,讓《變形記》回歸到“變形”。
二、《變形記》中原形和變形的分類
。ㄒ唬┰蔚姆诸
跟其他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詩歌一樣,《變形記》主要由天神和凡人的互動構成。在這本書里,神作為天地萬物的操控者,雖然也涉及到他們自身的變形,但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實施變形的一方,被變形的一方則大多力量薄弱,無力反抗。也就是說,《變形記》中的變形,大多數并不是出于自愿,是一種類似于懲罰的“被變形”。而這些豐富多彩的變形與原形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每一個作為最終結果的變形都存在著讓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整部書中變形種類繁多,但是作為變形前的原形卻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神,一類是凡人,這些有生命有感情的原形,決定了變形的方向,也奠定了整部史詩的基調。
1.神祗
在《變形記》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神,這其中當然包括了主神朱庇特和天后朱諾、日神阿波羅、狩獵女神狄安娜、女戰神彌涅耳瓦、酒神巴克科斯、神使墨丘利等等。其他還有一些地位較低的小神、河仙、林仙等,并且在神的變形中,這一類也因為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而成為神的變形的主體。主神的變形能夠隨其意志而變回原形。
作為與羅馬皇帝相對應的眾神之王的朱庇特是一些美麗女子被變形的罪魁禍首,為逃避妻子朱諾的盤問,將河神伊那科斯的女兒女仙伊俄變成了白牛,美麗無辜的伊俄就這樣淪為牲畜。
同樣被朱庇特看上的美人,狄安娜的侍女,林中女仙卡利斯托可能就沒那么幸運了。
她受到朱庇特的玷污生下孩子,被朱諾發現后將其變成母熊,再由朱庇特將他們母子兩送上天變成大小熊星座。雖然熊兇悍恐怖的獸型與卡利斯托美好的外貌不相符合,但是略微想想就會明白,卡利斯托的獸型是由朱諾變幻,對于情敵來說,外貌當然是越丑陋越能解氣,那么美麗女仙變成熊的原因也就能夠解釋了。
達芙涅變成月桂樹是《變形記》當中第一個關于神的變形:愛神丘比特不滿于日神阿波羅對于其箭術的嘲笑,用金箭使阿波羅愛上達芙涅并用鉛箭使達芙涅躲避愛情。自然日神對達芙涅的追求失敗了,而達芙涅為了逃避日神的追求讓她的父親把她變成了月桂樹,阿波羅頭上的桂冠由此而來。女仙達芙涅是河神珀紐斯的女兒,書中曾多次提及她的美貌讓無數人追求,而月桂樹作為一種原產于地中海形態美觀的觀賞樹種,香氣沁人心脾深受人們喜愛,與美貌的達芙涅確實有共通之處。
以上幾個變形的原形都是被男神喜歡上的可憐姑娘,這些人被朱庇特和阿波羅的淫蕩私欲牽連,無辜地受到懲罰。而作為肇事者的男神們卻安然無恙逍遙自得,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與其他神相比,醫神在《變形記》中的形象要通情達理許多。拉提烏姆城的人感染瘟疫,羅馬人想去希臘把醫神埃斯庫拉比烏斯請來受到希臘人的阻攔,后來醫神變形成巨蛇隨著羅馬人來到拉提烏姆治好了瘟疫。
愛說話的女仙厄科因為被美少年那耳喀索斯拒絕后傷心變成回聲,厄科,意云回聲,厄科所變化成的回聲也跟她本身的特點相關,書中描寫“厄科的脾氣是在別人說話的時候她也一定要說,別人不說,她又絕不先開口。”1這不正是沒有科學依據時的人類所理解的回聲嗎,對回聲沒有科學解釋的先人們只能用一個具有古怪脾氣的女仙來解釋其形成的原因,因此連“回聲”一詞也以女仙厄科的名字命名。
同樣有被變形遭遇的還有女仙庫阿涅,因為阻攔地府之神普路托把普洛塞庇娜搶走,自己在湖上的權利遭到了普路托的的踐踏,悲傷過度化成了河水,詩人用女仙的眼淚來解釋了庫阿涅湖的起源。
以上主要是小神的變形,在《變形記》中,各個主神變形一般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且皆有可逆性,如朱庇特為了得到歐羅巴變成白牛與之相會,后來又變成鳥引誘孌童伽倪墨得斯。海神普羅透斯能夠變成能夠變成獅子、野豬、蛇、公牛等各種形體,英語中代表變幻無常的詞 Protean 即由普羅透斯(Proteus)引申而來。在九姐妹與繆斯女神的賽歌中,也曾提到巨人堤福俄斯與天神作戰,朱庇特變成雄綿羊,日神阿波羅變成烏鴉,酒神巴克科斯變成山羊,狩獵女神變成貓,朱諾變成母牛,愛神維納斯變成魚,神使墨丘利變成鷺鷥的故事。
2.凡人
這里的所說凡人,既包括普通的工人、農民,也包括神生下的沒有封神的子女,人類的王公貴族,具有很強能力的人類英雄、半人半獸等等。與上面變形的各種神相比,他們對神力賦予他們的變化顯得更加渺小無力,完全沒有反抗和可逆的可能性。這些凡人接受著命運和天神的擺布,就象征著羅馬皇帝統治下的平民百姓。
全書第一次凡人的變形,是人類君王呂卡翁因為用人肉宴招待朱庇特結果被變成狼,用兇猛嗜血的狼來表現一個制作人肉宴的同樣嗜血的暴君,作者所要體現的就是這樣一種對應。與殘暴的呂卡翁類似的還有阿格勞洛斯,墨丘利愛上赫爾塞,把嫉妒阻礙他們在一起的赫爾塞的姐姐阿格勞洛斯變成了黑色的石頭,這種變形既對應了她變形前的狀態:心如磐石,嫉妒貪婪,也對應了她惡毒的靈魂。同樣犯有讓奧維德不齒的罪行的還有驕傲的公主安娜克莎瑞特,羞辱愛上她的貧民青年,后來青年自殺,公主看到他的出殯,被變成一座石像。
以上這些原形,是書中的凡人貴族,他們也帶有現實中人類的影子,有著凡人的缺點,嗜殺、嫉妒、驕傲。于是在故事的最后,他們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變形。他們的變形,折射著作者的道德觀,包含著奧維德樸素的“善”的思想。
忒拜王后尼俄柏育有七子七女,因此小看只育有日神和狩獵女神的拉托娜,受到女神的報復,子女全都被殺死,悲傷過度變成石頭;阿克泰翁因為不小心偷看了狄安娜洗澡被女神變成了麋鹿,這樣的變形顯示其無辜,更突出了女神的殘忍;半人半馬的肯陶洛斯人的女兒俄庫羅厄因為說出了過多的預言被神變成了母馬,這也是對應了她半人半馬肯陶洛斯人后代的身份;青年希波墨涅斯愛上阿塔蘭塔,為了在賽跑中勝出與阿塔蘭塔成婚,他尋求了愛神的幫助卻在事后沒有香煙供奉,愛神便鼓動他們犯錯,受到眾神之母庫柏勒的懲罰雙雙變成了獅子。這樣的愛神又與人間愛向平民索要好處,到處收受賄賂的凡人官員有什么兩樣;朱庇特愛上女神拉托娜并使之懷孕,天后朱諾嫉妒將她放逐人間生產。在拉托娜帶著孩子逃跑的過程中又累又渴,向住在湖邊的鄉民討水喝被拒絕,將鄉民變成了與之相貼合的吵鬧丑陋的青蛙。鄉民固然有錯,可是就因為這樣而將他們變形也有違了神博愛世人的形象,完全隱射了當時不顧百姓只為自己的羅馬貴族。
在奧維德《變形記》中,幾乎所有對凡人施加變形懲罰的都是神明,那么他們是否像現代社會的法律一向公正嚴明、不徇私情呢?答案是否定的。作為被覆上了“人格”的神,他們幾乎像古羅馬的皇帝一樣濫用權力,施加懲罰時沒有什么特別的評判標準,完全憑借自己的喜好和心情,得罪神明和受到神明寵愛的人一樣都有可能變形,只不過前者是懲罰而后者是天神不忍自己喜歡的人死亡而選擇的一種折中的方式。上面列舉的原形都屬于這種情況。
伊克西翁的兒子娶了希波達墨,在婚禮上半人半馬人肯陶爾一族鬧事,女變男的開紐斯受到眾肯陶爾的圍攻,死后變成一只鳥;英雄阿喀琉斯死后,希臘將領烏利斯和埃阿斯爭奪阿喀琉斯留下的兵器,雄辯的烏利斯勝利,埃阿斯自殺變成花;黎明女神奧羅拉的兒子門農被阿喀琉斯殺死,在焚化他的尸體時,黑煙變成了鳥作為英雄對的祭品,這種鳥以人的名字命名叫做“門農尼得斯”; 提洛斯王阿尼俄斯的女兒因為手觸到的一切東西都能變成五谷、酒或者橄欖油,能創造巨大的財富,為了不被阿伽門農俘虜,祈求巴克科斯將她們變成鴿子。
凡人原形大多是無辜而無奈的,不僅僅承受著天神的作為懲罰的變形。親人的死亡、無辜的牽連、他人的嫉妒,都使上面所列舉的這些凡人原形失去了原本生存的價值和信念,使他們中的有些人自愿選擇了變形以不再受到世間生活的困擾。
神話一向是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有特定指代意義的名詞的出處,作為神話史詩的《變形記》更是如此,至今歐洲對有些生物、地名、植物的命名都出自于這里!蹲冃斡洝穾缀蹩梢猿蔀橐恍v史名詞的原始考證。
在特洛亞戰爭中,阿喀琉斯把刀槍不入的海神的兒子庫克諾斯殺死,庫克諾斯變成天鵝,在希臘語中,庫克諾斯(Cycnus),即意為天鵝;那耳喀索斯因為自戀輕視追求他的人,被復仇女神變成水仙。那耳喀索斯希臘文原意為麻木、麻醉,即美少年沉醉于自己的美貌,直到后來變成了同名的水仙花。這大概是對后人影響很大的神話之一,直到現在,水仙花的花語里還包含有自戀的意思,一如神話中的美少年那耳喀索斯;特剌刻王忒柔斯為雅典王狄潘翁平定戰亂,娶了他的大女兒普洛克涅為妻,后來卻強奸了普洛克涅的妹妹菲羅墨拉,得知真相后的普洛克涅為了報復,殺了自己的兒子給忒柔斯食用,最后兩姐妹分別變成了燕子和夜鶯,忒柔斯則變成了田鳧。也因為這個神話,普洛克涅和菲羅墨拉的名字后來分別用來轉喻燕子和夜鶯。這個故事是《變形記》最為著名的故事之一,尤其是“夜鶯”的意象,在浪漫主義詩人濟慈的《夜鶯頌》、英國詩人羅伯特·布里奇斯的《夜鶯》、菲利普·錫特尼的抒情詩《夜鶯》、馬修·阿諾德的《菲羅墨拉》中都有所提及,這些以不同方式表現于英美文學作品中的“夜鶯”,正體現了《變形記》對于世界文學的影響;奧索尼亞王匹庫斯拒絕了女神喀耳刻的求愛,被女神變成啄木鳥,他的同伴們想為他報仇,被變成野獸,他的妻子卡南斯為了尋找他,化成清風。
匹庫斯(Picus)希臘語即啄木鳥,卡南斯化成清風的地方則以她的名字命名;墨勒阿格洛斯狩獵野豬,將戰利品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受到舅舅的阻攔,一氣之下殺了自己的兩個舅舅。他的母親為了給自己的弟弟報仇將他殺死。墨勒阿格洛斯的姐妹們為了哀悼他悲傷過度變成了珍珠雞。在英文中,珍珠雞(Meleagrides)就是取自墨勒阿格洛斯姐妹之意;特洛亞滅亡后,國王普里阿摩斯殉國,王后赫卡柏得知自己寄養在特剌刻的小兒子波呂多洛斯被害死,將特剌刻王殺死,自己最后變成了狗。而赫卡柏變狗的地方被命名為庫諾賽馬(Cynossema),希臘語意為犬墓;尼索斯王的女兒斯庫拉愛上了克里特軍的統帥彌諾斯,不惜剪掉了父親的頭發打開城門投降了克里特軍隊,后來她的父親變成了一只棕毛海鷹,她自己則變成了一只海鳥名叫“齊利斯”,語出希臘語“剪”,暗指了她為了打開城門剪掉了她父親命運所系的頭發的行為;科羅紐斯的女兒向雅典娜求助變成了烏鴉以逃避海神的求愛。雖然烏鴉在有些民族的人看來是不吉利的象征,但在早期的古羅馬,烏鴉被視作圣鳥,因此來表現變化后的貞潔的公主,而后來大烏鴉因告密而被阿波羅把羽毛變黑,烏鴉這種鳥類的形象也由圣鳥變為欺騙和告密的代名詞;亞述王喀倪剌斯夸耀女兒密耳拉比維納斯更美,維納斯以亂倫懲罰他。密耳拉愛上自己的父親,用計與父親亂倫,被發現后自愿接受懲罰變成沒藥樹,這種樹的樹脂名木拉(Murra),取自密耳拉(Myrrha);許阿鏗托斯是日神的孌童,但是他在一次與日神的擲鐵餅游戲中被誤傷致死,日神悲慟將他變成風信子花,風信子(Hyacinthus)即以許阿鏗托斯的名字命名;少年庫帕里蘇斯打獵無意中殺了他喜愛的馴鹿,少年悲慟而死變成柏樹以求長久陪伴馴鹿。因此柏樹象征長壽不朽,古羅馬的棺木通常用柏木制成。希臘人和羅馬人習慣將柏枝放入死者的靈柩中。是希望死者到另一個世界能得以安寧幸福。柏樹學名Cupressaceae,就取自少年庫帕里蘇斯之名;冥王普路托將五谷稼穡女神刻瑞斯的女兒普洛塞庇娜擄走,刻瑞斯在尋找女兒的過程中又累又渴,向一個老媼討了點撒了炒谷的水喝,被莽撞無禮的孩子嘲笑嘴饞,一氣之下將水連同炒谷潑在孩子的臉上將其變成蜥蜴,臉上的炒谷也跟著變成了皮膚上的斑點。因此在希臘,蜥蜴因其身上有星狀斑點被名為“星蟲”。
以上這些命名背后都藏著一個有關變形的故事,使人看到歐洲先民和奧維德本人非凡的想象力。
3.其他豐富的原形
這一類在《變形記》中不占主體,對整部書變形的體現并不明顯,它們的原形既不是人也不是神,主要是動植物或者一些超出一般人想象范圍的原形。但是細細體味它們的變形過程,也一樣充滿意趣,耐人尋味。包括:
卡德摩斯斬殺戰神的巨蛇,把蛇牙種到土里一批武士,最后剩下的五個成為他的伙伴,共同建立了忒拜城。
天神朱諾厭惡餓諾皮亞,在城中降下瘟疫,使大部分人死去,朱庇特滿足國王的請求,是螞蟻變成居民。新變的這些人被稱作密爾彌多涅斯(Myrmidones),意云“蟻人”,字中 Myrmex,希臘語為“螞蟻”。
塞浦路斯人皮革馬利翁愛上了自己雕刻的少女,將它像真人般對待,愛神維納斯感動,將雕像變成真正的人。這就是后世著名心理學術語的“皮革馬利翁效應”的由來。
即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強調的是暗示的力量。
一頭巨狼接到海仙普薩瑪特的命令去屠殺珀琉斯的羊群后被變成大理石。
漁夫格勞克斯吃了仙草,變成了海神。
特洛亞戰爭中,圖爾努斯火燒埃涅阿斯的船隊,被朱諾阻止,將喘變成海中女仙。
圖爾努斯被打敗后,整座阿爾代阿城變成了一只蒼鷺,英文蒼鷺(Ardea),即阿爾代阿城名。
一個艾特魯利亞農夫看到他田里的一個土塊變成人形名塔格斯,能預卜未來,后來成為艾特魯利亞的神。
這些原形的變形并不一定牽連著神和凡人的感情因素,因此要顯得相對輕快很多,其中的故事大多充滿趣味,使《變形記》在抒發奧維德感情之余能讓作者放下包袱幽默一把。
以上所有這些原形的變形,共同構成了《變形記》的主體內容。這些變形,或由人變物,或由神變物,或由物變物,或由物變人。即使拋開變形背后的意義不談,這些有趣的變形也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ǘ┤笞冃畏诸
在《變形記》中,除了原形可以分成天神和凡人兩類之外,分析作為共同特點的變形,可以看出傳說中的人物最后不是變成獸類,就是變成鳥形,或樹木,或花草頑石。
對于這些變形,我們一樣可以把它們劃分成最主要的三大類。因上文已經對書中的很多變形過程有過介紹,所以以下對變形的說明都較為簡略,重點突出的是變形前后的形態差異。并且這里描述的變形主要是以凡人和小神為原形的被迫不可逆轉的變形。
1.獸類
這主要是天神或凡人變成鳥獸蟲魚的分類,雖有生命卻拋棄了人形。這類變形主要包括:呂卡翁變成狼;伊俄被朱庇特變成白牛;庫克努斯變成天鵝;女仙卡利斯托變成熊;科羅紐斯的女兒被雅典娜變成烏鴉;俄庫羅厄變成母馬;阿克泰翁被狄安娜變成麋鹿;水手被巴克科斯變成魚;彌倪阿斯的女兒變成蝙蝠;卡德摩斯夫婦變成蛇;孩子被刻瑞斯變成蜥蜴;阿斯卡拉福斯被普洛塞庇娜變成貓頭鷹;九姐妹被文藝女神變成喜鵲;阿剌克涅變成蜘蛛;拉托娜把鄉人變蛙;普洛克涅變成燕子,菲羅墨拉變成夜鶯,忒柔斯變成田鳧;被代達羅斯害死的孩子變成山雞;默勒阿格里德斯的姐妹變成珍珠雞;阿爾克墨涅的侍女變成黃鼠狼;克拉斯泰變成雄牛;希波墨涅斯和阿塔蘭塔變成獅子;代達利翁變成鷹;刻宇克斯和阿爾庫俄涅變成海鳥;埃薩科斯變成潛水鳥;庫克諾斯變成天鵝;開紐斯變成鳥赫卡柏變成狗;阿尼俄斯的女兒變成白鴿;匹庫斯變成啄木鳥;阿克蒙等人變成鳥等等。
2.植物類
這類變形中,原形最終都變成了或花或草或樹一類的植物,喪失了人形且被限制了行動。這類變形包括:女仙達芙涅變成月桂樹;法厄同的姐妹變成樹;那耳喀索斯被復仇女神變成水仙花;貧窮的老夫婦被朱庇特變成樹;德律俄泊變成羅陀樹;少年庫帕里蘇斯變成柏樹;許阿鏗托斯變成風信子;密耳拉變成沒藥樹;阿多尼斯被維納斯變成花;酒神把特剌刻婦女變成花;埃阿斯變成花;牧羊人變成野橄欖樹等等。
3.石類
在這類變形中,無論是哪種原形,最后都以變成巖石而告終,從一個有生命的原形變成石頭,痛苦不言而喻。這類變形主要包括:巴圖斯和阿格勞洛斯被墨丘利變成石頭;珀耳修斯用女妖墨杜薩的頭把阿特拉斯和菲紐斯變成石頭;拉托娜把尼俄柏變成石頭;大力神赫剌克勒斯的仆人黎卡斯變成巖石;美女斯庫拉變成海巖;安娜克莎瑞特公主變成大理石等等。
通過以上這些對原形和變形的分類,可以看出《變形記》中變形并不隨心所欲,而是有章可循。下文對《變形記》的分類分析,就是要找出沉于變形表面之下的詩人奧維德的思想暗流。
三、《變形記》中三類變形的意義
細讀《變形記》可以發現,《變形記》中雖然涉及的變形眾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數是凡人或者小神被天神施法變形,這種變形源于欲望和仇恨,迫于神力的而又無可奈何。
我想如果讓他們自己選擇,他們一定不會想被變形。黑格爾在《美學》中,專門用一個章節分析了以奧維德的《變形記》為代表的變形形象。他一開始就指出:“貶低動物性的東西在許多變形記里有明顯的表現,例如奧維德所詳細描繪的那些變形。”他認為奧維德所描繪的變形“缺乏內在的偉大的主導精神,只是把單純的神話游戲和外表的事實雜湊在一起,其中看不到一種較深刻的意義。但是那些變形并不是沒有深刻意義的。”黑格爾從這些變形故事中得到的結論是:“從精神的倫理方面來看,變形對自然是抱否定態度的,它們把動物的其他無機物看成由人淪落而成的形象。”1因此,變形是一種懲罰,即使神主動變成了動植物,也是怯懦的掩飾,是神不愿提起的屈辱。雖然對黑格爾的理解并不完全贊同,但變形是作為對犯罪者懲罰的一種方式這點是可以確定的,這在《變形記》中也多有提及,在密耳拉與父親亂倫之后,她懺悔:“我應當受到也愿意受到最嚴厲的懲罰,但是我若活下去,那就是玷污活人,我若死了,也是玷污死人,把我從生死兩界都驅逐出去,不要讓我活,也不要讓我死,把我變了吧”。2女神維納斯在懲罰不敬她的人的時候也說:“我不如把這些不敬神明的人處死或流放,或者給他們一種介于死亡和流放之間的刑罰。這豈不就等于說把他們的形狀改變么。”3可見,無論對于凡人還是對于天神,“變形”都是一種介于生死之間或生不如死的處罰方式。書中人物的思想都或多或少的滲透了作者的想法,那么這種“變形”式懲罰也成為了作者在劃分三類變形時的一個大前提。
而奧維德在寫作以神話為藍本的《變形記》的過程中,把天神一個個從他們在天界的寶座上搬下來,把“神格”降到凡人的水平,并按照羅馬統治階級的原型賦予天神以性格,還以此折射了當時普遍道德墮落的羅馬家庭。“唯物主義哲學家伊壁鳩魯的學說人們理解的很膚淺,生活的意義局限于個人的享樂和肉欲的快感,羅馬公民幾乎人人都抱有這個目的,皇帝奧古斯都本人就是這方面的榜樣,經常用蒙著布的擔架把婦女抬進他的宮殿。”4盡管這樣,皇帝還是受到了人們無比的崇敬,如同天神。在荷馬史詩里,神是受到尊敬的。在奧維德同時代的詩人維吉爾的史詩中,宗教敬神的思想也是牢不可破。
神在史詩中象征超人一般的力量,神的是非不能拿人的是非標準來衡量。但奧維德對神態度幾乎自始至終是不恭敬的,這不僅僅是《變形記》,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體現,這種嘲弄天神的態度在荷馬或維吉爾的史詩中是不可想象的。奧維德作品中天神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為所欲為,荒淫殘酷。在這種背景下,奧維德也就對三種不同類型的變形賦予了不同的情感和評價標準。
如果按照作者奧維德的態度和標準,將這三種變形的等級由高到低排序,應為:獸類、植物類、石類。
。ㄒ唬┇F類與無辜者
獸類作為三類變形中,作者本人予以同情,甚至包含了某種肯定情感成分的變形,其中又可細分為兩類:一類變成獸形的主人公是自身完全無罪的無辜者,他們因為一些無心之失或是干脆只是單純的因為天神的私欲牽扯進事件當中,河神伊那科斯的女兒伊俄貌美,被天神朱庇特看上,強行奪取了她的貞操,天后朱諾發現丈夫不在,追查他的行蹤,朱庇特情急之下將伊俄變成白牛。還有美麗的女仙卡利斯托與朱庇特偷情被朱諾發現變成熊。這兩者非常相像,在這兩個故事里,兩位女仙僅僅因為長相漂亮被朱庇特看上,被強行奪取貞潔之后,又遭到了朱庇特的“正妻”朱諾的嫉妒而被變形,整個事件其實與她們無關,是朱庇特和朱諾兩位天神之間的“家庭糾紛”,兩位天神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不食人間煙火、不問俗世受萬人敬仰的坐在神龕之后的人物了,他們被賦予了“人格”,沾染上人的缺點,成為了當時羅馬貴族夫婦的代名詞:丈夫荒誕淫蕩,看到美麗的女子就占為己有,妻子嫉妒心強,瘋狂報復被丈夫染指的無辜女子。而伊俄、卡利斯托以及后來的歐羅巴等眾多女子就是兩位天神荒淫無道、嫉妒成性等各種欲望的犧牲品。還有庫克努斯因為哀哭法厄同變成天鵝,這樣無辜而莫名其妙的變形都屬于完全無辜者的變形這一類。甚至連菲羅墨拉的故事也被包含在內,因為在忒柔斯和普洛克涅結婚當天,婚姻之神和文藝女神都沒有出席,打著火炬引導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是三位復仇女神,連火把都是從火葬場上偷來的。也就是說他們兩人不幸的婚姻是神靈一手造成的,如果三位復仇女神不出席,后面的一切悲劇都不會發生。這個事件與其說是“人禍”,不如說是“天災”,他們三人都是這場不被神祝福的婚禮的無辜受害者。
另一類變成獸形的主人公,則都是一些可以勇敢反抗神明的人,奧維德寫本書所要揭露的就是披上“天神”外衣的古羅馬統治階級,所以作者對《變形記》中的天神大多抱有否定的態度,因此敢于反抗神明,欺騙神明,甚至對神明不敬的人,都帶上了或多或少的正面色彩,作者也由此把他們描繪成比較高等的獸類,雖然喪失了人形,卻仍然能夠行動自如。不服文藝女神,與之比賽唱歌的九姐妹以及與女神彌涅耳瓦比賽織布的織女阿剌克涅,在一般人心目中她們是愚蠢而自不量力的,她們居然挑戰在文藝或紡織方面有絕對權威的文藝女神和彌涅耳瓦,這種比賽注定是一場世人眼中的鬧劇,無異于螳臂擋車,以卵擊石。但是在作者奧維德的眼中,這些就是敢于挑戰絕對神權的英雄,她們不僅對神權提出了質疑,更是在比賽的過程中將神的丑陋黑暗暴露無疑。在九姐妹與文藝女神比賽唱歌時,她們將天神與巨人戰敗的事情唱了出來,阿剌克涅則是在自己的織物上描繪了歐羅巴被偽裝公牛欺騙、朱庇特假扮安菲特律翁騙阿爾克墨涅、海神涅普圖努斯變成公牛誘騙卡那刻等等故事。這些都是對天神的荒淫無道,為所欲為的丑陋嘴臉毫不留情的揭露,更是對羅馬腐敗皇族的無情諷刺。彌倪阿斯的女兒們絲毫不把酒神巴克科斯放在眼里,即使酒神節的時候也在家有條不紊的紡織,這樣的從容和淡定受到作者的尊敬。葛蘭提斯的女主人阿爾克墨涅臨產,但是生產女神路喀娜受朱諾的指使要令阿爾克墨涅難產而死,是葛蘭提斯用機智欺騙生產女神才令主人脫險,這不僅僅是一次神權的挑戰,更是一次對權威的成功反叛。這正是作者在現實中想做卻又無能為力的事情。在書中借用這些勇敢凡人之手,奧維德才完成了一次對現實的無力反擊,它極其微弱,根本無法改變后來作者被流放黑海的命運,但卻使他的精神得到了自由的釋放。
奧維德雖然竭力想反抗,但是書中的神、現實中的皇帝手中仍然擁有絕對的神力,不管是作者,還是書中這些或機智或勇敢的凡人還是不得不服從所謂命運,這些人依然要受到戲弄神明的懲罰。作者能做的,就只有盡量選擇讓他們比較舒適,與原形相匹配的的懲罰方法,把他們變成野獸,能有相對自由的生活環境,就是作者對他們表達憐憫和敬佩的方式。
。ǘ┲参镱惻c輕罪者
植物類作為介于獸類和石類之間的一種變形,其中的被變形者往往雖有罪孽但比較輕微。他們主要是一些對神過于順從、傷害小神或普通生物以及確實做了有悖作者觀念的事情的人。包喀斯和菲勒蒙夫婦尊敬神,用他們最好的東西款待神,這種在一般人看來高尚的行為在作者眼里與現實中對皇權卑躬屈膝、諂媚討好的做派沒有兩樣,作者不滿象征皇權的神權卻又無可奈何,只能以蔑視和諷刺表達內心的情感,這種情況下違背作者意志敬神的夫婦,當然是被厭惡的對象。還有一些變成植物的原形,則是因為其對奧維德尚愛的觀念的背叛。在寫作《變形記》之前,作者曾寫過《愛經》、《愛的醫療》等等從不同角度來描寫愛情的詩集,甚至他最后被流放都是為此?梢妸W維德對于愛情是熟稔和崇拜的,那么美少年那耳喀索斯逃避女仙厄科還有其他人的感情,一味自戀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傷害厄科的愛情致使其變成回聲,女仙緒任克斯逃避潘的愛情等等都被作者認為是對神圣愛情的玩弄,他們并沒有犯大錯,但是作者也并不打算完全不加以懲罰,變成在獸類之下的植物類,是對他們的小小懲戒。所有變成植物的被變形者,雖然還有生命,但是被剝奪了行動力,失去了永遠的自由作為犯了輕罪的處罰。
。ㄈ┦惻c重罪者
相對于前兩者來說,石類的被變形者就是犯了重罪,他們或是的確做了為世人所不齒的錯事,或是傷害了人類的英雄。因為在《變形記》中,如果說天神是昏庸無道的貴族的代名詞,那么作為凡人的英雄們則就是代表著正義和拯救的,英雄們可能有著天神的血統,但是卻不欺壓百姓,而是幫助平民斬妖除魔,如卡德摩斯斬殺巨蛇,珀耳修斯消滅女妖墨杜薩等,放到作者所處的環境中,就是當時的各種正直友善的不與腐敗風氣同流合污的小貴族。珀耳修斯救下即將被海怪吞噬的公主安德洛墨達,兩人相愛成親卻遭到菲紐斯的搶親,其實本來搶親并不是很深刻的罪過,不僅僅在古羅馬,甚至在現代都有搶親的事情發生,搶親者菲紐斯遭到重罰的原因,在于其搶親的對象——英雄珀耳修斯。赫剌克勒斯遭人陷害,穿了沾染毒物的衣服而死,送毒衣的仆人黎卡斯其實不過是個被人利用的角色,他變石的原因也在于被害的對象是英雄赫剌克勒斯。這些英雄各有功績,平定四方,造福人類且不畏強權,是奧維德崇拜敬仰的對象。因此在作者眼中,傷害英雄的人犯有絕對不可饒恕的罪過,是與嫉妒、欺騙者同等級的。這些人變成石頭,不僅被剝奪了行動能力,不得自由,更是失去了鮮活的生命,承受永生永世的痛苦。
這三類變形的所接受的各自不同的懲罰,可以讓人清楚的體會到作者奧維德對于他們的不同感情,并且能微妙的折射出作者對當時的羅馬貴族的態度,讓本來就新奇的變形更加耐人尋味。
四、結語
奧維德在《變形記》最后說:“我的作品完成了。任憑朱庇特的怒氣,任憑刀、火,任憑時光的蠶食,都不能毀滅我的作品。時光只能銷毀我的肉身,死期愿意來就請它來吧,來終結我這飄搖的壽命。但是我的精粹部分卻是不朽的,它將與日月同壽;我的名聲也將永不磨滅。羅馬的勢力征服到哪里,我的作品就會在那里被人們誦讀。如果詩人的預言不爽,我的聲名必將千載流傳。”在被放逐之前,《變形記》已經基本完成,這段話表達了詩人真實的剛直不阿,不為外部環境所變的心態。但是在被套上莫須有的罪名放逐之后,詩人為了能夠被召回,寫了不少頌揚凱撒的言辭。“詩人的確害怕死亡,因為死亡將妨礙他恢復名譽,但是頌揚和哀求并沒有給詩人帶來寬宥,減輕對他們的懲罰。
公元 17 年,六十歲的奧維德客死異鄉。”1時間證明了他的作品的意義,讓《變形記》給了后世無數詩人作家創作靈感。像菲羅墨拉姐妹和皮革馬利翁的故事等等,前文已經有過敘述。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涉及變形,但是莎士比亞的著名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就直接取材于《變形記》中皮剌摩斯與提斯柏的故事,莎士比亞豐富了其中的情節并安上了與之相匹配的時代背景,讓這個傳說獲得了更強大的生命力。今天歐洲的很多地名,英文中的很多單詞,都是出自于《變形記》中的神話,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的確像奧維德自己所說,《變形記》承載著他靈魂,永不磨滅。
參考文獻
[1]薛敬梅:《“變形”的生態解讀--從奧維德到卡夫卡》,《楚雄師范學院報》2008 年第 7 期。
[2]龍陽:《奧維德<變形記>愛的主題》,《世界文學評論》2008 年第 2 期。
[3]劉遙:《奧維德<變形記>的空間性》,《世界文學評論》2009 年第 1 期。
[4][蘇]切爾卡斯基:張學增譯,《奧維德與曹植》,《國外文學》1988 年第 3 期。
[5]王文新,張迎肖,李亞民:《論希臘羅馬神話對西方文學的影響--以戲劇和詩歌為例》,《電影文學》2009 年第 13 期。
[6]李偉:《淺析<變形記>的“變形”意義》,《青年文學家》2009 年第 5 期。
[7]姚文振:《淺析希臘羅馬神話對西方文學作品的影響》,《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 年第 6 期。
[8]徐亞杰,紅英:《詩意的棲居: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生態美學》,《東北師大學報》2009 年第 3 期。
[9][古羅馬]蘇維托尼烏斯:張竹明,王乃新,蔣平等譯,《羅馬十二帝王傳》,商務印書館 1995 年版。
[10][英]萊斯莉·阿德金斯,羅伊·阿德金斯:張楠,王悅,范秀琳譯,《探尋古羅馬文明》,商務印書館 2008 年版。
[11][蘇]卡里斯托夫,烏特欽科:蕭家琛,賈剛,陳文林譯,《古代的羅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 年版。
[12][古羅馬]奧維德:楊周翰譯,《變形記》,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4 年版。
[13][德]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商務印書館 1982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