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y8wkg"><noscript id="y8wkg"></noscript></sup>
<tr id="y8wkg"></tr><acronym id="y8wkg"><xmp id="y8wkg"><acronym id="y8wkg"><xmp id="y8wkg">
<tr id="y8wkg"></tr>
<rt id="y8wkg"></rt>
<rt id="y8wkg"></rt>
<tr id="y8wkg"></tr>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論文寫作 > 碩士論文寫作

研究生論文寫作中常見問題分析

來源:管理工程師 作者:裴媛慧;田旭
發布于:2022-07-21 共4275字

  摘要:論文寫作是研究生學術訓練的重要環節。從摘要、參考文獻、結語、通篇修改幾個方面分析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認為摘要寫作時應提取文章中心思想,突出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文獻綜述部分寫作時要注意不能簡單堆積材料,而要注意分析、評價,提出自己的見解;寫作結語部分時,應通過邏輯推理,得出富有創造性、指導性、啟發性的結論,而不是對摘要、引言的簡單重復。

  關鍵詞:研究生;論文寫作;規范化;

  作者簡介:裴媛慧,女,河南鄭州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為編輯學。;

  學術論文寫作是研究生教育中重要的實踐性教育環節。研究生作為學術新手,雖然接受了多年的知識教育,但是要從一個學習者變成知識的創造者,仍面臨許多困難。如何把出現在腦海中的靈感,那些碎片化的、零散的思想整理成系統的文本是每個研究生都需要面對的挑戰。對高校而言,學術論文是其教育水平的展示。對研究生論文寫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從而找出研究生寫作能力的正確培養方式,也會對我國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1 摘要部分的常見問題

  摘要是學術論文中讀者最先接觸的部分,是整篇論文的縮影,也是文章的精華所在,故而摘要的寫作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摘要首先是對論文內容的總結,需要用簡潔、明確、易懂的語言將論文的主要內容呈現給讀者,一方面方便讀者判斷該論文是否具有閱讀價值,另一方面方便文獻的檢索、匯編。

  摘要的寫作體現了論文寫作的基本能力,但部分研究生卻無法熟練掌握摘要寫作技巧。以一篇“××地區民航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路徑探究”為例,其原文摘要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地區物流產業和邊境貿易的蓬勃發展,××地區民航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本文以十三五規劃期間××地區民航各機場的運營狀態為基礎進行統計分析,結合××地區物流產業和邊境貿易的發展現狀,就把握機遇、戰勝挑戰,探究××地區民航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路徑,從而為××地區民航在十四五時期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參考。”

  眾所周知,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被稱為摘要的四要素。研究生在寫作摘要時應在四要素的基礎上,對全文的內容留主干、去枝葉,提取主要信息。而該例文并未準確指出作者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研究結果是什么,摘要中更多的是對研究背景的敘述和對自己論文的評價。

研究生論文寫作

  2 文獻綜述部分的常見問題

  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工作。對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是文獻綜述寫作的基礎。雖然文獻綜述看似簡單,但研究生在文獻綜述的寫作中也會陷入以下幾種誤區:

  (1)文獻選擇不合適,與題目相關性不大。

  不少傳統學科研究文獻汗牛充棟,但并非所有研究成果都需要加入文獻綜述部分。一些研究生為了顯示自己的學術“功底”,或為了表現自己寫作認真程度,把大量相關性不大的文獻加入論文,造成論文文獻過多,冗長瑣碎。

  (2)對文獻材料簡單羅列、堆疊,沒有自己的分析總結。

  文獻綜述不是對資料的簡單匯總,而是在對研究成果總結基礎上的分析、評價,需要反映作者的見解。學術論文寫作時要緊緊圍繞論文研究的“問題”,確保文獻回顧的內容與本論文直接相關,其內容能夠作為一個整體緊密地組織在一起。

  (3)不懂得去粗取精。

  研究生寫作時應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權威文獻作為自己的研究參考,同時兼顧新文獻的使用。如果研究生對學術動態了解和掌握不夠,就難以準確、簡練地對其進行評述。

  (4)治學態度不嚴謹,引用文獻問題較多。

  一部分研究生在引用文獻時并未見到全文,二次引用較多,導致曲解原意甚至以訛傳訛;還有的研究生在引用外文文獻時未理解原文,翻譯出的文獻錯誤百出。

  以一篇研究“實體企業金融化與審計師選擇”的論文為例。該論文原文共13 318字,參考文獻共59條。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言和第二部分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中引用了大量的現有研究成果,雖然該作者對文獻進行了初步的梳理,將文獻部分分為“實體企業金融化影響后果”“審計師選擇的影響因素”“企業金融化與審計風險應對”三個方面進行回顧,但在對上述成果進行分析、評價時,并沒有獨抒己見,而是直接轉引已有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觀點?梢娫撟髡咴趯懽魑墨I綜述時,至少犯了本文所列出的第二點、第三點錯誤,用“囫圇吞棗”代替了對前人的消化、吸收。

  那么,文獻綜述究竟怎么寫才能避免此類錯誤?筆者贊同這樣四句話:“起始有引導,正文有分類,舉例有目的,最后有總結。”[1]這樣才能避免文獻回顧部分的大而不當,條理不清。

  3 結語部分的常見問題

  結語部分作為對全文內容的概括總結及進一步說明,它是在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創造性、指導性、啟發性的結果描述,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結語不是研究結果的簡單重復,需以自身的條理性、明確性、客觀性反映論文或研究成果的價值,也是編輯決定文章取舍的重要參考項。

  對于大部分稿件來說,結語一般由導入-小結-結果-討論-深入研究及展望幾部分構成,其作用是便于讀者閱讀和為二次文獻編寫者提供依據。

  筆者在編校過程中,常常發現研究生在論文寫作中出現以下問題:一是總結提煉不夠,無法體現文章的價值。如“我國各地區貧困問題研究”一文的結語:“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稟賦不同,相適應的發展措施也應因地制宜,采取差異化的發展戰略。針對中部地區堅持實施中部崛起戰略,針對西部地區,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針對東北地區,要繼續堅持貫徹國家制定的振興東北工業基地戰略。在政策上可以對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給予一定的差異化傾斜性政策,降低這些地區的貧困程度,提高其經濟福利水平。”該文作者將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作為結語的內容,宏觀空泛,無針對性,且所述政策更是已為公眾熟知。正確的結語寫作方法是針對原文中的研究問題,在以宏觀政策為指導的背景下,將宏觀政策和微觀政策深度融合,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給讀者以啟迪,從而體現文章價值及實效性。

  二是結論內容在文章中多次出現,與摘要、引言重復。還以“××地區民航十四五時期的發展路徑探究”為例,文章的結語部分:“‘十三五’期間,××地區積極推進物流產業通道的規劃落實,積極開放邊境貿易口岸,促使××地區物流業、對外貿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也將××地區民航業帶入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期。‘十四五’時期,積極推動××地區民航物流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積極加大××地區民航油料保障資金投入,積極促進跨國航空公司合作開辟更多國際航線,是值得××地區參考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徑。”結語應從全文進行提煉,對內容進行理論濃縮、發現內涵和指明進一步研究方向,不是對各章節的重復,更不是喊口號?梢,例子中的結語是不合格的。

  三是結論不恰當或是夸大其詞。結語是通過歸納提煉得到的,應有理論推導和實證支持。要恰如其分,有說服力,不能夸大、不能縮小,不能想當然;要實事求是,對于不能完全肯定的內容措辭要留有余地。不宜用“(文章)處于國際國內領先水平”“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等自我評價的語句,而應給讀者呈現科學、真實的研究結論。

  4 論文初稿的修改

  一篇文章完成后,還應重視最后一個環節的工作,那就是修改。俗話說:“文章不厭百遍改”。修改是研究和認識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從認識論的角度說,不存在不需要修改的文章,而且修改是無止境的[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每寫成一篇文章后,就要先貼在墻上,不時加以修改消補,有的作品到后來竟被改得不留一字。我們應當學習和繼承這種“文不憚改”的精神。對于作者來說,不要把論文寫作當作是完成任務,對修改唯恐避之不及,而應當將論文寫作視為自身學術成長的一部分,不斷磨煉自己,提高學術思考的表達能力和觀點的駕馭能力。

  研究生論文的寫作是把流動、零散的思想變為凝固、系統的理論文本過程,這是一個不斷進行糾錯、調整和補充的過程。作者完成每一篇論文初稿后,都應從最基本的語言、結構以及規范三個方面對文章進行檢查與修改,修改的過程即是增、刪、調、建的過程。

  語言是論文寫作的基礎。學術論文語言應準確、精練、通俗、流暢,盡量不去使用生僻、晦澀、自造的詞語,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倒裝句、網上流行用語,除非是業內已廣泛流行、社會公知公認的。有時候作者雖腹中有稿,卻詞不達意;有時候文章辭藻豐富,但無奈語法堪憂。讓語句表達準確,第一步就是對全文進行通讀,通過通讀發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進行修改與完善。對語言表達進行打磨與精雕細琢,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提升論文的層次。

  論文的結構是論文寫作的主要框架,即“謀篇布局”,支撐整個研究的脈絡思路。以經濟管理類論文為例,其總體結構包括:引言、文獻綜述、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樣本選取與研究設計、實證結果分析、結論與啟示等。文章應做到結構嚴謹,層次清楚。修改時注意檢查文章的構成部分是否有遺漏,是否完整;各部分之間邏輯是否連貫,是否有交叉和包含關系,其觀點是否明晰、具體、準確、前后一致。同時文章在外在表征上也應盡量體現對稱美和形式美,標題畫龍點晴、工整明快。

  作為記錄研究過程、發布科研成果、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重要信息和傳播載體,學術論文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體現出了嚴謹性和規范性,需要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其執行的標準主要有:《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7713.1-2006)[3]《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4]。不同的學術期刊以及學位論文執行規范會有細微差異。論文修改中要注意題名的字數是否在20個字以內,是否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中文摘要是否為讀者提供了全文的閱讀信息,字數不超過300字,外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關鍵詞須有實際意義,數量為3-8個;文中圖表以及數字、字母的用法是否規范;參考文獻是否按照《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要求規范引用,等等。另外,要對投稿期刊的版面格式有所了解,檢查字體、字號、序號等是否與刊物一致。 論文規范作為一種統一性的要求,切莫忽略。

  雖然學術論文的寫作不是知識,但作為一種技能,它會成為研究生學術生涯發展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周會.怎樣把文獻綜述寫得不乏味[EB/OL].(2006-06-01)[2022-02-20].http://view/325eaf80de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a.html.
  [2]馬來平.研究生論文寫作的六大關切[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0(7):1-6.
  [3]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7713.1-2006)[S/OL].(2006-12-05)[2022-03-1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329/16/13800560_741281855.shtml.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05)[S].北京:中國標準化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原文出處:裴媛慧,田旭.研究生論文寫作中常見問題分析[J].管理工程師,2022,27(04):78-80.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亚洲成色ww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999ZyZ中文资源免费,中文无码系列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