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y8wkg"><noscript id="y8wkg"></noscript></sup>
<tr id="y8wkg"></tr><acronym id="y8wkg"><xmp id="y8wkg"><acronym id="y8wkg"><xmp id="y8wkg">
<tr id="y8wkg"></tr>
<rt id="y8wkg"></rt>
<rt id="y8wkg"></rt>
<tr id="y8wkg"></tr>
學術堂首頁 | 文獻求助論文范文 | 論文題目 | 參考文獻 | 開題報告 | 論文格式 | 摘要提綱 | 論文致謝 | 論文查重 | 論文答辯 | 論文發表 | 期刊雜志 | 論文寫作 | 論文PPT
學術堂專業論文學習平臺您當前的位置:學術堂 > 醫學論文 > 中醫學論文 > 中醫眼科論文

益氣生津明目湯聯合中藥熏蒸對干眼癥患者的作用觀察

來源:中國中醫藥科技 作者:呂庚1胡建宇2
發布于:2023-03-07 共4346字

  干眼癥為多因素導致的慢性眼表疾病[1]。西醫早期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為人工淚液點眼法,但從臨床實踐可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后期隨著聚乙烯醇滴眼液的出現明顯延長了結膜囊的濕潤時間,強化了臨床效果,但是需要患者長期堅持用藥,且效果也沒有達到最佳[2]。因此諸多研究者著眼于中醫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干眼病的具有顯著優勢[3,4]。筆者在聚乙烯醇滴眼液基礎上聯合自擬益氣生津明目湯加中藥熏蒸治療干眼癥,旨在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眼部癥狀,提高預后效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220例干眼癥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10例。對照組110例,女67 例、男43 例;年齡18~45歲55例,45~70歲55例,平均(58.61±10.33)歲;病程3~12 個月64例,12~21 個月46例,平均(10.58±4.62)月;病情程度:輕度45例、中度39例、重度26例。觀察組110 例,女65 例、男45 例;年齡18~45 歲50 例,45~70歲60 例,平均(59.75±11.43)歲;病程3~12個月62例,12~21個月48例,平均(10.63±4.71)月;病情程度:輕度48例、中度35例、重度27例。2組患者上述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診斷標準

  干眼癥的西醫診斷參照“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3年)”中標準[5]。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上述干眼癥診斷標準,近期未接受過正規干眼癥治療者;2)年齡大于18歲且小于70歲;3)依從性好;4)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70歲者;2)伴有淚道阻塞、淚點外翻以及慢性淚囊炎、眼部先天畸形、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嚴重感染性角膜炎者;3)高度近視或遠視者;4)近3個月進行過眼部手術者;5)合并主要臟器嚴重疾病或功能障礙者;6)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全身免疫性疾病者;7)近期使用過抗炎或免疫抑制劑治療者;8)患者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9)患者不愿意接受中藥治療者;10)過敏體質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南京瑞年百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006,0.4 mL∶5.6 mg(以聚乙烯醇計)]滴眼,1~2滴/次,4次/天,連續治療2 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內服自擬益氣生津明目湯加中藥熏蒸治療,自擬益氣生津明目湯組成:山藥30 g, 熟地黃、枸杞子、當歸、葛根各15 g, 黃芪、茯苓、白芍各12 g, 西洋參、川芎、升麻、甘草各6 g, 每日1劑,水煎兩遍,分早晚兩次于飯后服用,連續治療2周;中藥熏蒸方藥組成:密蒙花、決明子各12 g, 菊花、桑葉、玄參、石菖蒲各10 g, 甘草3 g, 均取顆粒劑,用法:將所有顆粒溶于水中,并置入霧化器內,加熱后熏蒸眼部,每眼10 min, 1次/天,連續治療2周。

  2.2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3年)”[5]相關內容和參考文獻[7]擬定。治愈:患者經過治療后眼部癥狀完全消失,淚膜破裂時間超過10 s, 淚液分泌量試驗顯示為10~15 mm/5 min; 好轉:治療后眼部癥狀明顯緩解,淚膜破裂時間短于10 s, 淚液分泌量檢測低于10 mm/5 min; 未愈:患者治療結束后眼部癥狀未見改善,淚膜破裂時間短于5 s, 淚液分泌量低于5 mm/5 min。

  2.3 觀察指標

  1)2組患者治療前后眼部癥狀評分變化:對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周后的眼部癥狀進行評定,包含眼干澀、異物感、燒灼感、視物疲勞、畏光、眼癢6個指標,評分標準為0 分=無、1 分=偶有、2 分=經常有、3 分=持續不緩解。2)2組患者治療前后淚液分泌量、淚膜破裂時間、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①通過Schirmer I試驗(SIT)檢查2組患者治療前后淚液分泌量,以淚液檢測濾紙被浸潤的長度來判斷淚液分泌量,濾紙濕潤長度15~30 mm/5 min為淚液分泌量正常,濾紙濕潤長度不足10 mm/5 min為淚眼分泌量減少;②淚膜破裂時間[8]:將熒光素鈉滴入結膜囊,瞬目2~3 次,通過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測2組患者治療前后淚膜破裂時間,重復3次取平均值,其中淚膜破裂時間正常為10~15 s, 淚膜不穩定即不足10 s; ③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9]:在淚膜破裂時間檢查后,用裂隙燈觀察角膜上皮缺損部位著色情況,角膜劃分為4個象限,每個部分染色分為0~3級,0 分、1 分、2 分、3 分分別對應無染色、著染1~30 個點、著染大于30 個點但并未融合、著染大于30 個點且出現融合,分數越低則治療效果越好。

  2.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4.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用非參數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 結果

  3.1 2 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眼(%)]
2組患者療效比較

  注:組間比較,#P<0.05

  3.2 治療前后2組患者眼部癥狀的改善

  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2組患者眼部癥狀評分比較(分)
治療前后2組患者眼部癥狀評分比較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3.3 治療前后2組患者淚液分泌量、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的比較

  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2組患者淚液分泌量、淚膜破裂時間 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比較
治療前后2組患者淚液分泌量、淚膜破裂時間 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比較

  注:組內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4 討論

  由于人們用眼方式的改變導致了多數患者有眼部異物感、灼燒感、干澀、對光敏感等干眼癥狀,繼而對生活質量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10]。干眼癥源于淚液的質、量及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不穩定或眼表微環境失衡[11]。聚乙烯醇滴眼液為無色微黏稠澄明液體,在預防患者眼部干澀、異物感、疲勞方面的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改善眼部干燥癥狀,但是患者需長期用藥,部分患者不能達到治療效果[12]。

  干眼病屬祖國醫學“白澀癥”“干澀昏花癥”“神水將枯癥”等范疇[13],《太平圣惠方》載:“夫臟腑之精華,上注于目,精氣化為液淚……其液枯竭則目澀痛”,《審視瑤函》載:“不腫不赤,爽快不得,沙澀昏朦,名曰白澀”。該病與氣血津液相關,而淚液屬于津液,故主要責之津液代謝,津液的產生與輸布又與肺、脾、腎及肝密切相關;颊咚伢w肝腎虧損,精血不足,目失濡養,加之長久受風沙、塵埃侵襲或干燥環境久居等,燥邪耗氣傷津,內外相合,氣陰兩虛,致目失濡潤;亦或患者不良的閱讀習慣,長期熬夜等,過用目力,“勞則氣耗”(《素問·舉痛論》),氣虛津虧,目失滋養所致;又或患者飲食不節,嗜煙酒、辛辣傷及脾胃,脾失運化,津液生成不足,同時脾虛不能正常輸布津液,津液不能正常上乘于目,亦可導致目失濡養引發本;肝開竅于目,又或患者平素情志不舒,肝郁化火,火熱傷津,致目失濡養而引發本;或患者曾患風熱赤眼等疾患,邪熱留戀,余熱未清,隱伏目絡所致;谝陨喜∫虿C分析,對于干眼病的治療筆者認為當以益氣養陰生津為主,兼以疏肝養血明目,自擬益氣生津明目湯內服加自擬方中藥熏蒸。自擬益氣生津明目湯方中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有補氣升陽、生津養血之功效;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既能補氣又能益陰生津,作用平和,補而不滯、滋而不膩;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歸心、肺、腎經,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之功效;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脾、腎經,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之功效,《本草綱目》載熟地黃“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通血脈,利耳目”,《本草從新》則載其可“補益真陰,聰耳明目”;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功效,《醫學衷中參西錄》稱其為“滋補肝腎最良之藥”,“精血充則目可明”(《本草便讀》);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之功效;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為養血之要藥,通過養肝體以助肝用,有利于滋陰血、養陰津以滋潤目竅;川芎行氣活血,使氣血津液運行順暢;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有健脾利濕之功效,有助于脾的運化和津液的代謝;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脾、腎、肺經,有生津液、通經絡、升發清陽之功效;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其善提升清氣,又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葛根、升麻相合共同助氣津上行,以滋養目竅;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中藥熏蒸療法屬于中醫眼科外治法中的有效治療方法,其借助于中藥方劑中的藥效、滲透、溫熱等多種功能直接作用于眼部病灶,有利于改善眼部局部微循環,并且促進淚液分泌,改善臨床癥狀。自擬中藥熏蒸方中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瀉火、養肝潤燥、明目退翳的效用;決明子味甘、苦,主入肝經,既能清肝熱又能益肝陰,善治眼疾,為眼科之要藥,《神農本草經》言其“凡目病內外等證,無所不治”;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之功效;桑葉味甘、苦,性寒,有疏散風熱、潤燥、清肝明目之功效;玄參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肺、胃、腎經,有清熱解毒、涼血養陰、解毒散結之功效;輔以石菖蒲味辛香走竄,功善利竅,《神農本草經經》載其“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甘草調和藥性。

  本觀察結果顯示,在聚乙烯醇滴眼液基礎上聯合益氣生津明目湯內服加中藥熏蒸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聚乙烯醇滴眼液外用);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眼部主要癥狀評分改善及淚液分泌量增加程度、淚膜破裂時間延長、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減低程度均更為顯著(均P<0.05)。該結果提示,益氣生津明目湯加中藥熏蒸可顯著提高干眼癥患者淚膜穩定性,更有效地促進患者淚液分泌,保持患者角膜上皮細胞完整性,更為顯著地減輕患者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1]孫子雯,崔洪瑋,孫喜靈,等.干眼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9,33(2):159-166.

  [2]楊靜中藥重眼聯合人工淚液治療19例干眼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 2017,36(12):105.

  [3]周世琴,霍勤中西醫治療干眼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民間療法,2019,27(16):106-109.

  [4]智亞偉,張敏,李梅,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干眼癥優勢淺析[J] .中醫眼耳鼻喉雜志,2019,9(1):47-49.

  [5]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2013年)J]中華眼科雜志,2013,49(1);:73-75.

  [6]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5.

  [7]杜坤悅之補腎明目湯聯合水蒸氣加熱儀及眼瞼按摩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伴干眼療效及其對淚液中IL-1Rafractalkine/CX3CL1水平的影響[J].陜西中醫, 2017,12(38):125-127.

  [8]萬珊珊.眼表綜合分析儀評價干眼患者相關指標的臨床分析[J].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 2015,13(17):171-174.

  [9]余英,傅承蓉.0.5 g/L環孢素A滴眼液對中重度干眼患者眼部癥狀及體征評分的影響[J]國際眼科雜志,2016, 16(5):920-922.

  [10]桂炎香,李青松,趙黎,等干眼的中醫治療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0,29(9):1018-1021.

  [11]亞洲干眼協會中國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眼科學專業委員會眼表與淚液病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眼表與干眼學組中國干眼專家共識:定義和分類(2020年)[J]中華眼科雜志,2020,56(6)-:418-422.

  [12]龐彥英,韓二杰,田麗,等氨替潑諾聯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療干眼癥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0,35(1):56-60.

  [13]彭清華中醫眼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9:122-124.

作者單位:1.浙江中醫藥大學2.永康瑞偵醫院
原文出處:呂庚,胡建宇.益氣生津明目湯聯合中藥熏蒸對干眼癥患者的作用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3,30(02):331-333.
相關標簽:
  • 報警平臺
  • 網絡監察
  • 備案信息
  • 舉報中心
  • 傳播文明
  • 誠信網站
亚洲成色ww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999ZyZ中文资源免费,中文无码系列久久